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气温回暖,大地复苏,春耕备耕的号角已然在赛罕区广袤的田野上激昂奏响。但是当你驱车驶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路街道合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银色反光膜,不同于传统农田的劳作场景,田间不见弯腰耕作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绿色幕墙包裹的“智慧大脑”——数智农场管控中心,这是嘉仕农业科技打造的高标准农田智慧示范区。
走进数智农场管控中心,一块数米宽的大屏令人震撼,不同颜色的数字和柱状折线图充满科技感。“这个平台就像老中医把脉一样,能够综合气象数据、土壤指标、历史产量,自动生成施肥浇水和施肥方案。去年蓝莓坐果率的提升,这套系统算法功不可没。”嘉仕农场工作人员一边演示着三维可视化界面,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嘉仕农业通过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全流程的可视化管理平台,围绕种植、存储、包装、运输、销售的全链条管理,同时融合了数据管理、生产周期预测、气象预警、病虫害预警等功能,实现实时分点查看、全程追溯、远程操控为一体的生产运营体系。
“各个大棚的温度、湿度、水肥等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精准管控,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蓝莓种植大棚里,工作人员拔出了插在土壤中的滴灌管,向记者演示如何操控。在这里,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代替经验成为“新农资”。
嘉仕农业科技的创新举措不仅在蓝莓种植上取得了成功,也在提升整个赛罕区农业的数字化水平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赛罕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基地为核心,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通过科技赋能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粮食生产“二十一连丰”,更在设施农业、智慧农场等领域打造了诸多亮点。
2024年,赛罕区重点推进总投资2.6亿元的嘉仕三期、蒙游记二期等8个设施农业项目。同时,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0.72亿元,实施24个乡村振兴项目。引进民营企业投资,实施总投资3.7亿元的乡村振兴浩翔草原城、丰州驿田园综合体项目。在金河镇什不斜气村简耘科技马铃薯数字化种植研发示范基地项目中,通过数字化种植技术提升马铃薯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赛罕区正以嘉仕数智化农业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为支点,撬动全产业链升级。未来,随着更多科技项目的落地,赛罕区逐步朝着打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体系迈进,推动赛罕区从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跨越。
赛罕融媒/万永杰 陈铎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