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浚县大伾山脚下东杨玘屯村的“皮老虎”终于“发威”了。在非遗传承人王居梅及其孙女陈梦茹的巧手下,“皮老虎”已悄然化身为“萌宠界”的新宠儿,焕发出全新的魅力与风采。3月21日,记者来到王居梅家中,实地探访“皮老虎”的新面貌和新变化。
△王居梅和孙女陈梦茹展示“皮老虎”
人气飙升 深受喜爱
自从陈梦茹和奶奶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后,“皮老虎”凭借精湛的非遗技艺和与其他玩具的强烈反差,迅速在线上线下收获了大量关注和喜爱。
“看了你的视频,非常喜欢‘皮老虎’这项非遗技艺”“这只‘皮老虎’还可以挂在书包上,走到哪儿我都是最靓的仔”“买回去给孩子玩,没想到孩子喜欢得连睡觉都要抱着”……陈梦茹翻看社交媒体账号后台留言,发现大家对“皮老虎”非常喜爱。
2024年11月14日,第十一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我市开幕。“皮老虎”首次参展,并成为鹤壁馆对外展示形象和文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吸引了不少游客和非遗爱好者。“哇,奶奶,这是玩具吗?好特别的老虎。”“来看一看吧。”陈梦茹边说边对好奇的小朋友招招手。“当时对这个小朋友印象很深刻,虽然文博会上游客特别多,但这个小朋友对‘皮老虎’的喜欢,让我和奶奶觉得坚持做‘皮老虎’很值得、很有意义。”
随着线上订单增多,“皮老虎”开始走向全国。北京、深圳、杭州、南京、郑州、太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爱上了“皮老虎”。“过年时,我们接到了不同地方的订单。我和奶奶虽然忙,却乐在其中。”陈梦茹说。后来,她和奶奶还接到了河南非遗美学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及北京大观园的邀请,展示“皮老虎”的非遗之美。
与时俱进 尝试突破
“皮老虎”因承载着驱邪避疫的美好寓意,虎脸保留了老虎原始、勇猛威严的模样。但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凶狠的虎脸
有时会吓到小朋友。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有人问陈梦茹要不要改变虎脸。
“现在的虎脸模具是我奶奶和爷爷一起做的,已经50多年没变过了。确实有人说过这个虎脸有些吓人,甚至有点儿丑。”陈梦茹说,“虽然改变很难,但也要尝试一下。”
和奶奶商量后,陈梦茹找到杭州的一名非遗爱好者,尝试设计新的虎脸。“在设计之前,我和朋友就商量,新的虎脸样式要可爱一些,符合‘萌宠’概念。”陈梦茹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新的虎脸模具终于完成了。
浓密上挑的眉毛、可爱高挺的鼻子、一睁一闭的眼睛尽显俏皮之姿,再加上上扬的嘴角,让“皮老虎”从一只凶狠的老虎变成一只机敏、聪明、可爱的老虎。“现在还在尝试阶段,我们打算用新的虎脸先制作一批‘皮老虎’,希望大家喜欢。”陈梦茹对新版“皮老虎”充满期待。
改良质感 优化工艺
以前的“皮老虎”是物如其名,身子由一张羊皮裁剪而成。而现在,“皮老虎”的身子除了羊皮,还添加了不同颜色的羊毛,不再光秃秃的。毛茸茸的质感更适合人们抚摸和玩耍。
“皮老虎”由虎头、虎身和尾哨三部分组成,其中虎身占了很大比重。因此,羊皮和羊毛的质量尤为重要。“之前的羊毛长短不一、疏密程度不同,导致做出来的‘皮老虎’看着不够精致。所以,我和奶奶现在很注重羊皮和羊毛的质量。一张羊皮上的羊毛要长短一致、疏密相当,才能做出有灵魂、摸起来有质感的‘皮老虎’。”陈梦茹说。
在王居梅存放羊毛的仓库里,堆放着约30箱羊皮和羊毛。“裁剪羊皮是比较消耗材料的,基本要消耗掉仓库里一半的羊皮才能做出一批‘皮老虎’。”陈梦茹说。无论怎么改变,她和奶奶的初衷都是让更多人认识、爱上“皮老虎”,让这项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也希望这只“萌宠”在未来能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