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肥东90后司武强
怀揣仅有的数千元,买了6只鸵鸟
开启了他的“鸵鸟王国”梦
如今,他的“王国”已发展到
100多只鸵鸟,数十只大雁、野鸭
……
通过特种养殖,他不仅增加了收入
还积极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与大伙一同踏出
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4200元开启创业梦
4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肥东县响导乡赵亮社区的鸵鸟养殖基地,105只体型健硕的鸵鸟正悠然踱步。
在一米多高的围栏内,这些毛色油亮的“大长腿”,有的低头啄食,有的伸长脖颈好奇张望。司武强与父亲司圣林穿梭其间,投喂草料。
司武强正在投喂他的鸵鸟们
“别怕,鸵鸟是食草动物,即便靠得很近,也不会伤人。” 看到记者面对鸵鸟时略显紧张的神情,司武强连忙上前安慰。
司武强出生于1993 年,别看是个90 后,外出闯荡已有近十个年头。16岁便出来打工的他,此前一直在开挖掘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河北当地养殖鸵鸟可致富的消息,不禁心动。
2012年,司武强用身上仅有的4200元,从河北买了6只鸵鸟苗。“小鸵鸟出壳时,和一只成年公鸡差不多大,一年时间,就能从10斤长到150斤,而且个头都很壮实。”看着眼前抢食的鸵鸟,司武强开心地回忆道。
第二年,在父亲司圣林的支持下,他一口气又买了几十只鸵鸟,其中还有不少种鸟,并在安徽省林业厅办理了许可证,成为全省首批规模化饲养鸵鸟的养殖户。
司武强成功的背后,有着父亲司圣林的默默支持
鸵鸟蛋孵化出小鸵鸟,养大后出售;未孵化的蛋也能出售,剩下的鸵鸟继续繁殖……就这样,几年下来,司武强的 “鸵鸟王国”形成了良性循环。如今,他的“王国”里已有 105只鸵鸟。
饲养鸵鸟难不难?其实没那么夸张!
说起鸵鸟,大家都不陌生。可鸵鸟好养活吗?
“其实没那么夸张,一天早晚各喂一次,把饲料拌好堆在那儿就行。除了投喂种植的草料,平时再加点打碎的秸秆,混合麦麸、玉米粉。”说起饲养鸵鸟,司武强娓娓道来。平时鸵鸟的粪便也不用特意打理,夏天晒几天,就晒干被土地吸收了。
司武强告诉记者,鸵鸟耐热性和耐寒性都不错,夏天不怕热,冬天也能在雪中奔跑,只要不让它羽毛湿透就行。“一只鸵鸟寿命大概六七十岁,和人差不多。”
说话间,一只成年鸵鸟昂起脖子、趾高气扬地朝记者踱步而来,试图将它的“小伙伴”与记者隔开。“这是只公鸵鸟,它这是在保护同伴,应该是鸟群中的首领。”司武强介绍。
司武强正在投喂他的鸵鸟们
他告诉记者,成年公鸵鸟身高可达两米多,它们的叫声很特别,有些低沉,类似狮子叫,乍一听还挺吓人。
“这只黑羽毛的是公的,那边褐色羽毛的都是母的。它们特别爱吃树叶,你看这些树,基本上它们够得着的叶子都被吃光了。”司武强一边说,一边指着周围的树。
“带领乡亲们通过特种养殖走上致富路”
在司武强的养殖场里,饲料加工区、孵化育雏室、生态养殖区布局井然有序。
鸡蛋、鸭蛋、鹅蛋大家都熟悉,那鸵鸟蛋长啥样?在司武强的仓库里,记者看到一框框准备放入孵化室的鸵鸟蛋。
记者双手捧起一只,“嚯,还挺沉!”鸵鸟蛋呈椭圆形,外观是米色,敲一敲,声音清脆。
“这蛋很结实,一般来说,一个正常体重的成年人站在上面不会碎。”正在仓库忙碌的司圣林介绍。
未孵化的鸵鸟蛋一枚150多元
司圣林给记者算起经济账:“每只种鸟年产蛋60-70 枚,孵化率超80%;未孵化的鸵鸟蛋一枚150多元、鸵鸟苗800多元、鸵鸟肉市价每斤60多元。一只成年鸵鸟能卖到4000元至10000元左右,而且市场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南京、上海、浙江等地,每年纯利达60多万元。更可贵的是全产业链开发潜力——肉食品、羽毛蛋壳工艺品、生态研学。”
在养殖基地除了鸵鸟,还有野鸭、大雁等。
司武强表示,希望以基地发展为纽带,带动更多乡亲加入饲养鸵鸟的行列。多年来,他坚持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共同致富。
在司武强的养殖基地,除了鸵鸟,还有野鸭、大雁等
临近中午,司武强提着特制饲料走进棚舍,鸵鸟群欢快地围拢过来。
“这些‘大长腿’可是我们的宝贝,今年能否打个翻身仗就靠它们了。”望着渐成规模的养殖场,司武强眼中满是期待,特色产业这汪“活水”,正在滋养出乡村振兴的万千气象。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王峰 文/摄 通讯员 顾雯鑫 许庆勇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