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芊芊 记者 黄葆青
今天是清明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承载着中国人对祖先的敬仰、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感悟。传统清明节强调对祖先的追思,而现代社会将这种情感延伸至一切为人类福祉付出生命的生灵。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除了有著名的为纪念遗体捐献者为医学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 “无语良师碑”,还有一座实验动物纪念碑。今天不时有同学来到这里,向献身的实验动物致敬。
无语良师碑
实验动物纪念碑
这座通体蓝色的纪念碑位于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楼东侧,造型非常有艺术感,纪念碑上有鼠、兔,鱼、狗、鸟和猴等实验动物形象,碑文只有四个大字“生如夏花”。
碑文只有四个大字“生如夏花”
一位前来献花的同学告诉记者,这座纪念碑是2021年底落成的,是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吴璟老师设计,其灵感来源于莫比乌斯环,象征生命的无限循环与永恒。碑文来自泰戈尔《飞鸟集》中“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只取了前面四个字。
绕纪念碑一周,可以看到基座上刻着实验动物们的名字,但每个名字都不是完整的汉字,而是散落的偏旁部首,让人瞬间就联想到设计者想表达的含义。
纪念碑基座上刻着实验动物们的名字
据悉,4月2日,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已经在紫金港校区实验动物纪念碑前举行了清明祭扫活动。中心全体员工齐聚在纪念碑前,以鲜花向科学研究献身的实验动物致敬,并集体静默一分钟。
祭扫仪式现场 图源:活动主办方
中心汪洌主任表示:“从基础研究到新药研发,从肿瘤治疗到神经科学,每一个科研突破背后都凝结着实验动物的无声奉献。它们的生命虽短暂,却以最纯粹的奉献,为人类叩开解码科学密码的生命之门。”
祭扫仪式特别强调了动物实验中科研伦理的实践。2025年,中心将全面推进“替代、减少、优化”的3R原则,包括:推进智能化教学系统,尝试采用数字化动物模型,尽量减少教学动物的使用量;进一步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实验动物使用量;加强实验过程中动物福利的监督管理等。汪主任提出:“科学探索的边界,永远要以伦理为基石”,同时呼吁研究者将人文关怀充分融入实验设计。
以鲜花向科学研究献身的实验动物致敬 图源:活动主办方
随着2024年实验动物中心新大楼的投入使用和更多课题组的入驻,中心在提升科研服务能力的同时,将持续开展生命伦理教育。新员工们在纪念碑前郑重承诺,将践行“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的初心,实现科学真理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春风拂过纪念碑前的草坪,仿佛在诉说:“愿它们生如夏花,不只在盛夏绚烂,更在我们心中岁岁年年,生生不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