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8日,南海区狮山镇颜峰社区内庄严肃穆的叶氏大宗祠前,来自广东、广西、香港、福建等地的逾万名叶氏后裔齐聚一堂。这座镌刻着“一门八进士”辉煌历史的古祠,在清明假期接待了20多个省市宗亲团体,人们在青砖灰瓦间追思南宋丞相叶颙的清风傲骨,更将忠孝传家、崇文尚廉的精神火种代代相传。
叶氏后人现场购买族谱。
宗亲团合影。
清晨七时,叶正简纪念馆已门庭若市。老一辈叶氏长者手持线香,带领年轻一代在先祖画像前深深三鞠躬。“叶颙公一生清俭,虽然做了宰相,但生活非常俭朴,以至临死之时也只有一亩地,这等风骨当永世铭记。”正简文化艺术馆馆长叶梓佳介绍,每年清明祭祖,正是提醒后人要弘扬正简公精神,谨记《叶氏家训》“人生在世,贵尽忠孝。忍和上策,勤俭良谋。清廉公忠,善恶明分。谦虚谨慎,礼义敬人……”,也是宗亲之间共话桑梓、团结友爱、增强家族的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正简文化艺术馆馆长叶梓佳(前一)等人在门口迎接大家。
叶颙(1107年—1195年),字子昂,谥号正简,祖籍福建仙游,25岁考取进士,后官至宰相,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后世评价“清廉公忠”。他与七个进士儿子至今流传着“一门八进士”传奇。因喜欢南海的风土人情,叶颙辞官归隐南海,定居大辅堡,开村名颜峰村,89岁谢世,其墓也在颜峰高坡山东南坡。如今正简公后裔遍布海内外,裔孙现在保守估计超百万人。
叶氏香港宗亲在宗祠前合影。
祭祖现场。
“我们早上7点从东莞出发过来,租了两部大巴,近百人前来缅怀先祖。”从东莞茶山镇经京山村来的叶氏宗亲叶浩斌说,每年这个时候,长辈们就早早开始张罗,期待与全国各地的宗亲们一起祭祖,很热闹,也很亲切。“以前觉得祭祖是老年人的事,现在才懂这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作为年轻一辈,第一次来这里,觉得文化氛围、严正之风更浓。”
东莞叶氏宗亲百人团回来祭祖。
叶氏后人在心愿牌上写自己的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叶氏大宗祠是南海区及狮山镇的首个好家风基地,早前更名为正简文化艺术馆,让800年历史的大宗祠开启了再创文明实践新里程。
据介绍,依托正简文化纪念馆改造而成,以“崇廉清政风、传递好家风”为主题,设有叶正简展厅、尚学书斋、教子经文化墙、清风讲堂、好家风文化长廊、清介亭公园等。教育基地运用生动翔实的图文资料和投影技术,让参观者在看、听、感、想中接受教育,使其心灵接受廉政教育的洗礼。
“如今,正简文化艺术馆正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公益培训场所,也举办了开笔礼等多场文化活动,助力家风建设,更好传承正简精神,弘扬正能量。”叶梓佳表示。
叶正简纪念馆附近的颜峰学校。
叶正简纪念馆旁的大圃中学,成为叶氏后人的“打卡”点。
上午9时后,省亲团陆陆续续到来,宗祠内不时传出用普通话、粤语、潮汕话、客家话等语言向年轻一代讲述先祖轶事的声音,老一辈叶氏人带着孩童诵读《叶氏家训》。紧邻的大圃中学、颜峰学校、大圃东方幼儿园等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传承着尚学文化,仿佛与历史长河中的朗朗书声遥相呼应。这座岭南古祠,正以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谱写着新时代的家风篇章。
文/视频/图 南海融媒记者 李福云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