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宇婷
4月20日,深圳市工人疗休养院(溪涌度假村)依托深圳市总工会,联动深圳市公益救援队、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职工发展基金会,共同举行授牌仪式,授牌内容包括“深圳公益救援队海上救援基地”“溪涌青少年海洋安全科普基地”“南方科技大学科普基地滨海零碳科创空间”。
此次授牌活动标志着深圳市工人疗休养院在坚持职工服务主责主业的基础上,深度融入海洋文旅生态建设,探索“职工服务+海洋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丰富的项目资源,疗休养院不断拓展服务边界,联动多方力量,将海上运动、救援培训、科普教育、职业发展等功能有机整合,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有获得感的滨海服务体验,助力职工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升级。
公益先行:致敬缅甸归来的救援英雄
今年3月,缅甸发生7.9级地震,深圳公益救援队紧急驰援,展现了深圳公益力量的国际担当,在授牌仪式现场,深圳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珍春,代表广大职工向赴缅甸救援的队员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
科普创新:南科大打造滨海零碳科创空间
由于溪涌湾得天独厚的陆海过渡带地理位置,南方科技大学科普基地滨海零碳科创空间在此落地,并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以科普结合丰富多彩的海上运动项目,让参与者身体力行参与野外科考实践。将滨海城市低碳、环保、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科学教育融合创新,成为独具大鹏特色的精品科普课程,促进深圳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命守护者:10分钟海域救援响应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自2024年起,深圳市工人疗休养院为深圳市公益救援队提供训练场地支持,助力开展了8期专项实训,培养了165名志愿者。2025年,双方继续深化合作,签署协议并挂牌成立“深圳公益救援队海上救援基地”“溪涌青少年海洋安全科普基地”,并联合开展海上应急演练。
依托海上救援基地的落成,深圳市工人疗休养院与深圳市公益救援队将联合开展“蓝色技能提升计划”,开设“应急救援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预计2025年开展20期培训,培养约1000名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并同步对接“深工守护”新业态劳动者综合保障项目,构建新业态从业者专属应急响应志愿队,与文体、应急、海事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推动海洋及户外安全职业体系发展,助力职工实现职业转型。
基金支持:推进职工发展与海洋文化融合
在市总工会的指导下,深圳市职工发展基金会设立“海洋文化与职工发展公益基金”,首期募集资金50万元,该项目将融合深圳市的海洋文化、海洋科技以及海上安全需求,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海洋科普教育与职工发展示范高地,通过“工会引导+基金运作+海洋文化与职工发展协同”的模式,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海洋文化传播、海洋运动体验、新兴职业培育、海上安全培训以及救援救生演练等多元化项目,促进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海洋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海洋产业人才,最终为深圳市乃至国家海洋科技和职工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山海联动:溪涌打造“全民海上运动中心”
溪涌湾背靠马峦山,面向大鹏湾,兼具山地与海洋丰富多样的生态景观,能够提供海洋运动、越野、山地骑行等多元化的复合运动场景,充分体现了深圳山海连城特色。深圳市工人疗休养院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全民海上运动中心,为广大职工和市民提供安全、普惠、有趣的山海运动体验,目前可体验的项目包括:皮划艇、桨板、海岸赛艇、帆船、帆板、公开水域游泳、沙滩排球、气排球等。
多方协作,绘就蓝图
此次授牌仪式,也是一次跨界融合的开始,来自公益、科研、职工服务、文体行业的多方代表齐聚溪涌,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福田桨板协会等行业伙伴也积极参与,共话“全民山海运动+滨海文旅消费”的无限可能。
(受访方供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