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济源讯 原中伟 吕健平
四月的河南济源,春风拂过历史印记重重的阳台宫与古老的王屋山。4月9日,晨曦初露之际,高万仞的山脉间腾起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会——2025年王屋山旅游节在济源隆重开幕。这是一场文旅的辉煌盛事,更是一幅“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由济源示范区管委会主办的本届旅游节,以“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愚公故里 山水济源”为主题,通过前沿的数字技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碰撞,为世人呈现了一场虚实交融、穿越时空的文旅新体验。
盛唐墨韵:全息投影开启千年对话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王屋山巅,文旅盛典在一片震撼的光影中开启。开幕式以“天地为幕,古今为轴”构建三重时空对话:千年之前的盛唐,全息技术让李白挥毫泼墨,《上阳台帖》的墨香在云海间升腾;鼓舞《山河焕新·万象济源》、舞蹈《春暖王屋》、歌曲《济渎谣》,歌舞升平,美轮美奂,绽放青春飞扬的城市活力。
国潮市集:非遗与科技的魔幻共生
在“山海市集”中,非遗与数字技术交融,带来一场文化魔方般的体验。天坛砚的雕琢声与土炒馍的香气交织如初,济源籍歌手聂琳峰以一曲《王屋山下济源城》唱响太行;游客佩戴AR眼镜即可进入《山海经》的幻境,虚实交错间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消费体验。
国风挑战:传统武术的极限新生
王屋山文旅节通过七大主题活动,构建了一条充满国风与现代活力的文明长廊。汉服爱好者在“山水霓裳”汉服大典中破解《道德经》谜题后换上华服;“猴王争霸赛”将传统武术与极限运动结合,冠军被授予生态文明守护者。而“云巅太极直播”与“野玫瑰摄影赛”,则为游客提供了动静结合的文旅感受。
山河竞速:垂直马拉松的科技荣耀
在体旅融合项目中,四大赛事吸引了无数运动爱好者的目光。沿黄骑行路线串联起12处地质奇观,AR技术为传统山水赋予现代解读;王屋山垂直马拉松赛道以千米海拔落差铺展,终点处的“愚公勋章”数字证书让每位跑者的汗水与科技共振,荣耀常存。
种业迷宫:现代农业的科技探秘
毛岭村的500亩油菜花海成为农业科技的秀场。无人机在田间表演播种技术,“种业迷宫”考验参与者对未来基因密码的理解。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种子盲盒”实验,见证科技为传统农耕文明赋予的新生命。
数智文旅:虚拟与现实的沉浸对话
济源首个文旅数智人——王屋山小愚公"愚仔"不仅作为向导出现,更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完成个性化路线规划;“云游王屋”平台以“气味+触觉”的虚拟体验重现千年溶洞的沧桑。此外,“数字福袋”与“康养护照”等惠民服务让游客在享受科技的同时,感受文旅的温度。
非遗焕新:传统工艺的当代演绎
天坛砚以砚台纹样为灵感设计书签、镇纸等文具,土炒馍结合农耕文化打造“非遗厨房”研学体验,染布技艺与现代服饰融合推出光敏变色丝巾,麦秸画运用环保材料开发家居装饰画,形成“技艺展示—互动体验—衍生消费”的闭环链路。
文创破圈:地域IP的消费革命
白银城将非遗图腾錾刻于银饰,坤彤陶瓷复刻钧瓷烧制技艺开发智能温控茶具,太行文创以地域IP设计“山海经神话盲盒”,济芝瑞结合冬凌茶文化推出茶香礼盒,实现非遗从静态展示到动态消费的跨越。通过数字化赋能,非遗文创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
生态课堂:自然奥秘的互动解码
小浪底湿地打造了“鸟类元宇宙”观鸟系统,让游客在互动中聆听自然的声音;地质科普馆中的“时光沙盘”则再现了太行山脉的形成历程,以实验触摸地球的演化密码。
惠民畅游:洛济双城的文旅红利
旅游年票融合洛济两城,50多家景区“一票通游”的模式打破两城行政藩篱,让百姓共享文旅红利,更让游客在“慢行”中触摸城市肌理,体验大唐盛世与天下第一洞天的烟火气。
结语:传统与现代交织出的未来画卷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济源市委书记徐衣显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以此次旅游节和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新的起点,济源将锚定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聚焦全国唯一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全省唯一全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定位,高标一流、奋勇争先 打造产业强市、建造精致城市、塑造文旅品牌、创造品质生活,谱写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济源的时代新篇。”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在热烈的气氛中宣布:2025年王屋山旅游节开幕,顷刻现场鼓乐齐鸣,彩花四溅,王屋山沸腾了……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等省直部门领导应邀出席,济源示范区领导秦保建、吕旅、孔庆贺、潭江、赵山、赵会生等出席盛典活动。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