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洋文学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新方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2024年2月,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出版了《珊瑚在歌唱》。
“海洋大国应该拥有优秀的海洋儿童文学。一本优秀的少儿读物应该是熔铸着匠心与童心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孙卓然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作为少儿出版人,首先要考量的是立足儿童本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图书内核,确保少儿读物兼具儿童性、艺术性与趣味性。
好书是磨出来改出来的
近两年,少儿科普出版板块发展态势良好。在如今以线上销售为主体的图书市场中,家长握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他们希望孩子能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对此,河北少儿社常常鼓励编辑走到读者中去,通过观察身边的孩子、走进校园与师生交流、与发行人员紧密沟通、关注行业动态等多种方式获取读者与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珊瑚在歌唱》一书责任编辑吴倩对记者坦言,神秘的海底世界、奇异的海洋生物本身就是能引发孩子好奇心的内容。因此编辑出版《珊瑚在歌唱》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目标:做一本文学性与科普性兼具的图书,既能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真正给他们以情感滋养与知识启迪。
为使这部文学作品真正具有科普价值,河北少儿社邀请作者王棵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西瑁洲岛珊瑚自然保护区采风,近距离观察珊瑚形态,听取珊瑚研究和保护工作者的讲解。同时,编辑团队在此过程中也学习了很多海洋知识,在书稿打磨过程中有了更多专业知识的储备。
“好书是磨出来、改出来的,《珊瑚在歌唱》书稿经过四轮修改,书名也经过了反复调整,从最初的《珊瑚之光》到《珊瑚盛开的海》《深蓝色的心跳》等,最后才确定了《珊瑚在歌唱》,既贴合作品内容,又展现昂扬向上的风貌。”吴倩坦言。
吴倩还告诉记者:“为确保其中涉及的海洋生态、珊瑚种植等相关知识的科学严谨,团队还邀请了全国海洋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新正作为本书的科学顾问,对作品的科学性进行审核把关。”
“以《珊瑚在歌唱》为例,童书出版的每个环节都应以儿童认知规律为着眼点,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中实现培根铸魂的目标。要注重质量把控,从作品源头确保导向正确和知识准确,装帧设计注重适龄与艺术化呈现,印制环节注重纸张和印刷工艺的绿色环保。”孙卓然说道。
契合小读者阅读需求
作为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为数不多的少儿出版物,《珊瑚在歌唱》在整体呈现上进行了诸多特别的设计和考量。
“少年儿童对海洋有天然的兴趣与好奇,《珊瑚在歌唱》详细描述了潜水、珊瑚的生长、瑰丽的海底世界等内容,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陌生感。”吴倩介绍,《珊瑚在歌唱》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将复杂的海洋知识呈现得生动有趣,更加契合儿童的阅读需求。
优美、简洁、明快的语言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碧海蓝天、美丽岛礁、飞翔的海鸥、灵动的珊瑚,给人以凭海临风、壮阔雄浑之感,充满诗情画意,文学的感染力和大自然的美感呼之欲出。故事与诗意表达的融合,让少年儿童得以在生动语言的带领下,对自然与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珊瑚在歌唱》内文插图采用了细腻写实的笔法,同时又具有空灵唯美的色彩风格。“每一幅图的细节都经过了多次审视、讨论、修改完善,不管是颜色还是构图造型都很好地呼应了作品文字的感觉。”吴倩说道,希望小读者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跟主人公每朵一样置身于大海,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珊瑚在歌唱》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孩子们打开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孙卓然告诉记者,少儿出版物应具有导向正确、贴近时代、主题鲜明、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具有让孩子懂得热爱生命、敬畏自然,弘扬真善美的文学力量,具有陪伴儿童、服务儿童、引领儿童的文化力量。这应成为所有少儿出版人的担当和自觉。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