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诚信在很多人心里清楚大概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将其和征信、信用放在一起区分,几乎所有人都很难说出区别,尤其是诚信和信用的区别。
我日常的大部分工作中,都会和很多企业负责人接触,在接触到的很多企业负责人都非常容易或混淆或口误的将信用说成征信。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内涵方面有一些本质的不同。虽然市场上很多人(包括很多不专业的同行)也将信用与征信混为一谈,我仍然觉得有必要将两者的区分与大家分享,否则说错了业内人会很容易犯错,行外人会很容易上当受骗。
征信:英文—Credit Investigation,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
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我们通常说征信指的是金融征信,它的数据大多来源于金融领域,相关数据以及根据这些数据所计算出来的结果等,它的使用更聚焦在信贷领域。
诚信:英文—Integrity,是说一个人是不是正直,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属于道德范畴,诚信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
一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
诚信道德缺失损害的往往是公共利益。如果说某人没有收入来源,没法还款,他将不能获得贷款,但是我们无法说他不诚信。这人可能是有诚信的,有意愿还款,只是他没有还款的能力而已。
信用:英文—Credit,也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但信用记载的是相关主体遵守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的状态。
从上述三者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征信的概念是最大的,其中包括了信用的概念,但两者又不能完全划等号。诚信与信用相关,都是道德范畴,但也不能直接划等号。虽然诚信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词,但经常我们容易忽略内涵,甚至对其内涵理解也非常模糊,无法清晰明确的说明诚信这个词真正的含义。故而我们日常都太容易对诚信使用泛化,说某人信用出问题了也说对方不诚信;说某人征信出问题了,也说对方不诚信。
我们之所以很容易混淆,是因为自04年央行征信中心成立以后,媒体对征信相关知识的宣传比较多,且大部分时候很多报道的媒体人对征信和信用也未严格区分,导致很多时候其实可能说的是信用,但在媒体报道时却说成了征信,这样在人们心中对征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几乎对信用没太多的概念。这也是为何很多时候同行在讲的时候,都很容易口误将信用说成征信的重要原因。
现在市面上很多的不法机构或不太正规的机构,对外推出一些商业项目时,将上述概念故意混淆,蒙蔽对此不太明白的百姓。比如,打着征信修复的概念,行使骗取个人信息的目的。严格意义上说,征信修复这个词是违法的。从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局办的政策文件、部门规章,甚至国家法律中,均无法找到征信修复的表述。另,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存于央行的征信数据任何个人和机构(包括央行)均无权进行删除。央行仅作为征信数据的管理机构,征信数据的采集和上报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做出。
国家发改委2022年出台了重点专项整治“征信修复”的法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重点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发改办财经2022-209号文。
信用修复,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局办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均有明确表述和说明。信用修复是党和国家鼓励、支持的,尤其是企业信用修复,在近几年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均鼓励已纠正失信行为的企业进行合规信用修复。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