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路坤超 张锦鹏
日前,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联合城阳区多部门举办“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主题研学活动。城阳区育才小学20余组“少年绿先锋”家庭热情参与,通过沉浸式学习实践,共同开启一场零废弃理念的探索与实践之旅,为青岛市 “无废城市” 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3月30日,“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主题研学活动在市级“无废公园”-城阳区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公园拉开序幕。在“垃圾的前生今世”互动课堂上,孩子们学习了“无废城市”建设知识,进一步理解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活动特别设置“废弃物与生命”主题工作坊,将城阳区育才小学《废弃物与生命低碳环保》校本课程与“无废城市”建设标准深度融合,构建起“认知 - 理解 - 实践”三位一体的环保教育体系。
在垃圾分类低碳循环教育示范基地,“大地汉堡” 堆肥工坊成为实践亮点。学生们在农业大学“绿先锋”志愿者、你我创益社区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将家庭带来的厨余垃圾,通过科学的堆肥方法转化为有机肥料,全程参与“垃圾变资源”的奇妙过程,真正将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落到实处。
随后,“少年绿先锋”家庭携手开展生态种植活动,他们在青岛农业大学“绿先锋”志愿者的指导下,把经过专业实验室安全检测、充分腐熟的堆肥回填到基地花坛,完成优质种苗的移植工作。这一系列实践活动,成功搭建起“班级实践 + 农业应用 + 社区服务”的立体化教育网络,让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联合各方启动“政校家社”协同机制,建立“1+4+N”工作体系,全力打造以政府为主导,联动学校、家庭、社区、高校四方力量,构建N个“无废城市”实践场景,推动无废行动常态化开展。
近年来,城阳区多维度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理念传播,构建全民参与新格局。2024年共开展“无废城市”主题活动10余场,覆盖5000余人次,公众认知度有效提升;将“无废细胞”创建作为重要抓手,去年完成59个“无废学校”、10个“无废小区”等共86个“无废细胞”创建,夯实微观建设基础;培育的青岛农业大学“绿先锋”志愿服务团队斩获省级金奖、国家级银奖,开展实践活动超70场,覆盖15所学校,惠及2万余名学生,带动4000余家庭参与研学,形成可持续的社会参与模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