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曾祺《黄油烙饼》
民以吃为天
这句话古今中外都适用
同样古今文人也一样适用
正所谓吃货无年限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今我们国内文人对于美食的描写文案:
羊肉口蘑臊子蘸莜面,好香好香!
炖肉大米饭,好香好香!
黄油烙饼,好香好香!
二、屈原《招魂》节选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酥烂的肥牛蹄筋)
和酸若苦,陈吴羹些。
(酸酸苦苦的吴国羹汤,大概是酸汤鱼的前身)
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清炖甲鱼烤羊羔)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醋烹天鹅焖野鸡,屈原是广东人吧天鹅也想吃)
三、苏轼《猪肉颂》
净洗铛 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
(这就是著名的东坡肉制作说明书:洗锅,放水,慢焖,先吃为敬 )
四、《随园食单》袁枚
猪宜皮薄不可醒臊
鸡宜骟嫩不可老
鲰鱼以扁身白肚为佳
......
《随园食单》是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 《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