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汪曾祺的名言经典,感悟精彩人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8 10:32:18
- 01.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 ——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 02.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 ——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 03.我初学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的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着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 ——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 04.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下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固然报春花在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 ——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 05.打开旧卷,一片虞美人的轻瓣静睡在书页上。旧日的娇红已成了做些什么呢?凝血的暗紫,边沿更镌了一圈恹恹的深黑。不想打开锈锢的记忆的键掘出葬了的断梦,遂又悄然掩起。
- —— 《汪曾祺散文》
- 06.一个黑点,划成一道弧线,投向纸窗,“嗡”,是一只失路的蜜蜂。也许正倦怀于一支尚未萎落的残蕊,匆忙的小小的身躯撞去。习于播散温存的触须已经损折了,仍不肯终止这痴愚的试验,一次,两次,…“可怜虫亦可以休矣!”不耐烦替它计较了。
- —— 《汪曾祺散文》
- 07.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简单否定昨天的道德观。评判它时,需有时间和空间观念。而且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使在同一时间里,在不同空间(特殊环境中),旧的道德观仍然是人类优秀品质喝良知的提现。
- —— 《汪曾祺散文》
- 08.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语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成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有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 09.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做“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个滑车。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
- ——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
- 10.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
- ——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